2010年9月24日至27日,我中心研究人员纪永贵教授在江西九江参加了“2010中国·九江青阳腔学术研讨会”。
这次会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江西省艺术研究院、湖口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九江学院承办。来自日本明治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江西省艺术研究院、陕西省安康艺术研究所、安徽大学、安徽池州学院、汕头广东潮剧院、潮州韩山师范学院、福建师范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景德镇艺研所、湖口县人民政府、安徽青阳县文化局等地的30多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专家学者们就各自的研究领域,在青阳腔传源流、艺术成就、流布与传播、深远影响、对其它戏曲的影响、如何传承保护开发等方面进行了热烈、坦诚和深入的探讨。纪永贵教授在大会上以“地方民俗对青阳腔产生的作用”为题做了专题发言,并介绍了池州学院特色科研的情况以及他本人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阳腔研究》的进展情况。
青阳腔是中国戏曲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声腔。由弋阳腔发展而来,因形成于青阳县而得名,因古时青阳县属池州府,又称“池州调”。青阳腔与徽州腔驰名于明清两代,誉为“徽池雅调”,成为当时“天下时尚”的新调。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载,青阳腔是在明代嘉靖年间,因弋阳腔流入当地,与青阳地方语音及民歌小曲结合形成,广为流传。并创造了腔、滚结合的歌唱形式——“滚调”,实现了戏曲声腔上的重大革新,在我国戏曲声腔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青阳腔是徽剧的前身,徽剧又是京剧的前身,故青阳腔被誉称京剧“鼻祖”和戏曲的活化石。作为南戏中一支突起的新军。青阳腔兴盛于明清,持续500余年,有《青阳时调》、《时调青阳》、《时调青昆》、《昆池新调》和《滚调乐府》等青阳腔剧本选集并广为流传。青阳腔哺育了第二代走向全国的徽调,也滋养了第三代地方大戏黄梅戏,甚至赣剧、湘剧和川剧等戏曲剧种,都直接或间接地吸收了该唱腔,并借鉴其唱法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清代乾隆年间,全国地方戏曲剧种纷纷兴起,青阳腔度过了自己的黄金时代,在各流行地区入乡随俗,生根开花,结合当地的民歌俗曲,繁衍成当地的戏曲剧种。
(责任编辑:皖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