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皖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专兼职研究人员地方文化研究成果 | 
  
  
   序号  | 
   年度 | 
   作者 | 
   成果名 | 
   成果形式 | 
   发表刊物/出版社及时间 | 
  
  
   | 1 | 
   2008 | 
   程莉 | 
   周学熙资本企业家庭式管理之利弊分析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08年6期 | 
  
  
   | 2 | 
   2011 | 
   谈家胜 | 
   宗族社会与地域文明——以安徽贵池南山刘氏宗族为例 | 
   论文 | 
   《东南文化》2011年3期 | 
  
  
   | 3 | 
   2011 | 
   谈家胜 | 
   安徽贵池南山刘氏宗族的文化贡献考察——兼论宗族社会与文化史的关联 | 
   论文 |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 
  
  
   | 4 | 
   2011 | 
   谈家胜 | 
   《绩溪南关惇叙堂宗谱》的文献特色及其价值——兼论晚清时期徽州族谱体例与内容的嬗变 | 
   论文 | 
   《黄山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 
  
  
   | 5 | 
   2011 | 
   丁希勤 | 
   徽州灵顺庙与东南民间信仰 | 
   论文 | 
   《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2期 | 
  
  
   | 6 | 
   2011 | 
   丁希勤 | 
   安徽贵池傩戏剧本的宗教文化思想探微 | 
   论文 | 
   《安徽史学》2011年第4期 | 
  
  
   | 7 | 
   2011 | 
   纪永贵 刘自圣 | 
   青阳腔研究的困境与难题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 
  
  
   | 8 | 
   2011 | 
   林国霞 | 
   青阳腔脸谱的艺术特征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 
  
  
   | 9 | 
   2011 | 
   路广宏 | 
   池州青阳腔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 
  
  
   | 10 | 
   2011 | 
   谭甲文 | 
   方文的宣城之游与其诗风的转变——兼论嵞山体与宣城体的关系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 
  
  
   | 11 | 
   2011 | 
   谭甲文 | 
   明池州状元黄观“三元”辨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 
  
  
   | 12 | 
   2011 | 
   檀向群 | 
   齐山摩崖石刻及其文化内涵初探 | 
   论文 | 
   《兰台世界》2011年第19期 | 
  
  
   | 13 | 
   2011 | 
   汪孔德 | 
   九华山佛教档案保管概述 | 
   论文 | 
   《云南档案》2011年第8期 | 
  
  
   | 14 | 
   2011 | 
   尹文汉 | 
   南华一代中兴祖 五叶流芳万古扬——虚云和尚中兴禅宗的重大贡献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 
  
  
   | 15 | 
   2011 | 
   章建文 | 
   方文的宣城之游与其诗风的转变——兼论嵞山体与宣城体的关系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 
  
  
   | 16 | 
   2011 | 
   祝中侠 | 
   关于青阳腔研究的整体审思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 
  
  
   | 17 | 
   2011 | 
   祝中侠 | 
   简论青阳腔的兴衰流变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 
  
  
   | 18 | 
   2012 | 
   谈家胜 | 
   近二十年徽州家谱文献研究的学术审思 | 
   论文 | 
   《徽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 | 
  
  
   | 19 | 
   2012 | 
   谈家胜 张邦启 | 
   传统宗族社会与地域文化——以安徽贵池族傩文化的物质载体为视角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 
  
  
   | 20 | 
   2012 | 
   阳光宁 | 
   池州书院数量考遗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 
  
  
   | 21 | 
   2012 | 
   尹文汉 | 
   生活禅与吃茶去:从南泉、赵州到新罗道允 | 
   论文 | 
   《中国茶叶加工》2012年第4期 | 
  
  
   | 22 | 
   2012 | 
   尹文汉 向叶平 | 
   论地藏经典中的地藏图像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 
  
  
   | 23 | 
   2012 | 
   陈淑萍 | 
   安徽石台丁香话音系 | 
   论文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 
  
  
   | 24 | 
   2012 | 
   陈淑萍 | 
   安徽贵池方言中的虚词“着”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 
  
  
   | 25 | 
   2012 | 
   陈淑萍 | 
   安徽贵池方言否定词“可” | 
   论文 | 
   《宿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9期 | 
  
  
   | 26 | 
   2012 | 
   丁希勤 | 
   皖南《目连戏》的宗教思想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 
  
  
   | 27 | 
   2012 | 
   丁希勤 | 
   明清晋商与徽商兴起的原因及其商业伦理 | 
   论文 | 
   《船山学刊》2012年第3期 | 
  
  
   | 28 | 
   2012 | 
   方向 | 
   贵池傩戏道具民俗内涵研究 | 
   论文 | 
   《赤峰学院学报》2012年第11期 | 
  
  
   | 29 | 
   2012 | 
   焦得水 | 
   金地藏“菩萨钩锁”考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 
  
  
   | 30 | 
   2012 | 
   孙莉 | 
   皖南民俗文化的媒介传播方式——以池州傩戏为例 | 
   论文 | 
   《东南传播》2012年第12期 | 
  
  
   | 31 | 
   2012 | 
   张总 | 
   九华地藏信仰起源之佛典“钩锁骨鸣”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 
  
  
   | 32 | 
   2012 | 
   章建文 | 
   明末清初皖江作家活动年表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 
  
  
   | 33 | 
   2013 | 
   谈家胜 | 
   贵池傩戏对宗族社会的反哺作用探析 | 
   论文 | 
   《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 
  
  
   | 34 | 
   2013 | 
   谈家胜 | 
   皖江地区非遗文化与宗族社会—以安徽贵池族傩文化的物质载体为视角 | 
   论文 | 
   《池州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 
  
  
   | 35 | 
   2013 | 
   谈家胜 | 
   东至南溪古寨的历史及其文化遗产 | 
   论文 | 
   《池州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 
  
  
   | 36 | 
   2013 | 
   尹文汉 | 
   生活禅与吃茶去:从南泉、赵州到新罗道允 | 
   论文 | 
   《茶叶通讯》2013年第1期 | 
  
  
   | 37 | 
   2013 | 
   尹文汉 | 
   九华山华严弘传论略 | 
   论文 | 
   《九华山佛教》,2013年夏季号 | 
  
  
   | 38 | 
   2013 | 
   尹文汉 | 
   九华山禅宗杂谈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 
  
  
   | 39 | 
   2013 | 
   尹文汉 向叶平 | 
   唐宋时期九华山高僧考论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 
  
  
   | 40 | 
   2013 | 
   章建文 | 
   吴应箕的应酬诗与明末文学生态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 
  
  
   | 41 | 
   2013 | 
   章建文 | 
   施闰章佚文佚诗新辑 | 
   论文 | 
   《古籍研究》,2013年第2期 | 
  
  
   | 42 | 
   2013 | 
   曹红敏 | 
   武术·傩舞·鼓文化 | 
   论文 | 
   《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年第3期 | 
  
  
   | 43 | 
   2013 | 
   丁士虎 刘增库 | 
   读《楼山堂集》献疑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 
  
  
   | 44 | 
   2013 | 
   丁希勤 | 
   唐宋汪华的神话故事与徽州社会变迁——以《新安忠烈庙神纪实》为中心 | 
   论文 | 
   《安徽史学》,2013第3期 | 
  
  
   | 45 | 
   2013 | 
   董中印 | 
   网络时代九华山佛教档案文献编纂利用优势 | 
   论文 | 
   《青春岁月》,2013年第23期 | 
  
  
   | 46 | 
   2013 | 
   方向 | 
   贵池傩戏道具民俗内涵研究 | 
   论文 |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 
  
  
   | 47 | 
   2013 | 
   方雪松 | 
   青阳农民画艺术发展史论略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 
  
  
   | 48 | 
   2013 | 
   焦得水 | 
   九华山近现代高僧传略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 
  
  
   | 49 | 
   2013 | 
   金龙 | 
   池州傩面具艺术传承方式探讨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 
  
  
   | 50 | 
   2013 | 
   龙润琛 | 
   池州傩文化特色数字资源建设与利用研究 | 
   论文 | 
   《情报探索》2013年第4期 | 
  
  
   | 51 | 
   2013 | 
   路广宏 林国霞 | 
   池州青阳腔音乐留存调查与研究 | 
   论文 | 
   《黄河之声》,2013年第20期 | 
  
  
   | 52 | 
   2013 | 
   朱坤 | 
   九华山金地藏考略 | 
   论文 |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 
  
  
   | 53 | 
   2014 | 
   谈家胜 李铁范 | 
   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下的地方文化建设——池州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散议 | 
   论文 | 
   《池州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 
  
  
   | 54 | 
   2014 | 
   谈家胜 杨修菊 | 
   东至南溪古寨的历史及其文化遗产探究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 | 
  
  
   | 55 | 
   2014 | 
   纪永贵 | 
   论杏花村意象的文化内涵 | 
   论文 | 
   《阅江学刊》,2014年第1期 | 
  
  
   | 56 | 
   2014 | 
   纪永贵 | 
   杏花村文学遗产研究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 
  
  
   | 57 | 
   2014 | 
   孔华 | 
   东至花灯的历史起源和文化内涵探析 | 
   论文 |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 
  
  
   | 58 | 
   2014 | 
   谈家胜 | 
   安徽贵池族傩文化的物质载体巡视——兼论传统宗族社会与地域文化之关联 | 
   论文 | 
   《秀山门》,2014第2期 | 
  
  
   | 59 | 
   2014 | 
   尹文汉 | 
   救度众生与执掌幽冥——韩国地藏菩萨图像学研究 | 
   论文 | 
   《世界宗教研究》,2014年第2期 | 
  
  
   | 60 | 
   2014 | 
   曹红敏 | 
   傩与武术的文化对比 | 
   论文 | 
   《长春大学学报》,2014年第12期 | 
  
  
   | 61 | 
   2014 | 
   曹红敏 |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 | 
   论文 |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 
  
  
   | 62 | 
   2014 | 
   丁希勤 | 
   唐宋以来广德祠山大帝神话故事考 | 
   论文 | 
   《宗教学研究》,2014第2期 | 
  
  
   | 63 | 
   2014 | 
   丁希勤 | 
   贵池土主昭明太子信仰 | 
   论文 | 
   《秀山门》,2014第2期 | 
  
  
   | 64 | 
   2014 | 
   胡程 |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杏花村文化品牌研究 | 
   论文 | 
   《宿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 年第5期 | 
  
  
   | 65 | 
   2014 | 
   唐静 | 
   论九华山佛教音乐艺术之美 | 
   论文 | 
   《黄河之声》, 2014年第2期 | 
  
  
   | 66 | 
   2014 | 
   王凤娟 | 
   神话原型批评视野下的黄梅戏《天仙配》 | 
   论文 | 
   《四川戏剧》,2014年第10期 | 
  
  
   | 67 | 
   2014 | 
   王凤娟 | 
   非遗保护理念与民间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 
   论文 | 
   《西部学刊》,2014年第3期 | 
  
  
   | 68 | 
   2014 | 
   辛思洁 | 
   九华山庙会音乐探析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 
  
  
   | 69 | 
   2014 | 
   元晓华 曹红敏 | 
   武术与巫傩的渊源关系 | 
   论文 |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 
  
  
   | 70 | 
   2014 | 
   朱坤 | 
   民俗视野下的目连戏 | 
   论文 | 
   《戏剧之家》, 2014年第1期 | 
  
  
   | 71 | 
   2014 | 
   祝中侠 | 
   徽商与戏曲文化的传播——以徽商对青阳腔形成及流播的影响为例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 
  
  
   | 72 | 
   2015 | 
   谈家胜 | 
   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下的地方文化建设——池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散议 | 
   论文 | 
   《皖江文化与创新发展——“第六届皖江地区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选编》 | 
  
  
   | 73 | 
   2015 | 
   尹文汉 | 
   王船山与方以智的交往——兼及船山相关诗作之分析 | 
   论文 | 
   《船山学刊》2015年06期 | 
  
  
   | 74 | 
   2015 | 
   尹文汉 张总 | 
   九华山“地藏三尊”图像的形成 | 
   论文 |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5年第4期 | 
  
  
   | 75 | 
   2015 | 
   曹红敏 胡惠芳 | 
   徽州武术与徽州傩的共性及融合展望 | 
   论文 |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 
  
  
   | 76 | 
   2015 | 
   丁希勤 | 
   唐宋徽州程灵洗的神话故事考 | 
   论文 | 
   《安徽史学》,2015年第2期 | 
  
  
   | 77 | 
   2015 | 
   丁希勤 | 
   南宋初年张抃信仰考 | 
   论文 | 
   《宗教学研究》2015年03期 | 
  
  
   | 78 | 
   2015 | 
   纪永贵 | 
   “红杏出墙”意象考释——再论古典文学中“墙喻”的阻隔功能 | 
   论文 | 
   《阅江学刊》,2015年第1期 | 
  
  
   | 79 | 
   2015 | 
   黎俊祥 | 
   “红顶商人”胡雪岩研究综述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 
  
  
   | 80 | 
   2015 | 
   黎俊祥 | 
   抗日战争时期池州正面战场述论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 
  
  
   | 81 | 
   2015 | 
   马勇虎 | 
   近代徽商土布经营实态研究——以祥泰布号为中心的考察 | 
   论文 | 
   《黄山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 
  
  
   | 82 | 
   2015 | 
   潘珍珍 | 
   池州傩戏面具装饰特征 | 
   论文 | 
   《西北美术》,2015年第3期 | 
  
  
   | 83 | 
   2015 | 
   苏玫瑰 | 
   文化生态视域下池州青阳腔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 
   论文 | 
   《黄河之声》2015年23期 | 
  
  
   | 84 | 
   2015 | 
   檀向群 | 
   齐山名源考辨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 
  
  
   | 85 | 
   2015 | 
   檀雨桐 | 
   池州傩面具的制作工艺与美学特征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 
  
  
   | 86 | 
   2015 | 
   杨修菊 | 
   池州饮食习俗探究 | 
   论文 | 
   《农业考古》2015年06期 | 
  
  
   | 87 | 
   2015 | 
   徐彬 | 
   徽州家谱中的清代涉墓诉讼论略 | 
   论文 | 
   《安徽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 
  
  
   | 88 | 
   2015 | 
   余维君 许建春 | 
   安徽九华山寺庙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探析 | 
   论文 | 
   《赤峰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 
  
  
   | 89 | 
   2015 | 
   章建文 | 
   云龙社考论 | 
   论文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 
  
  
   | 90 | 
   2015 | 
   章建文 | 
   施闰章与桐城文人交游考 | 
   论文 |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 
  
  
   | 91 | 
   2015 | 
   祝中侠 | 
   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乡土历史教材——《池州抗战史稿》解读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 
  
  
   | 92 | 
   2016 | 
   纪永贵 | 
   论“弋阳诸腔”与“青阳诸腔” | 
   论文 | 
   《民族艺术》2016年03期 | 
  
  
   | 93 | 
   2016 | 
   鲍红信 | 
   池州傩舞的现实处境与未来愿景——兼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 
  
  
   | 94 | 
   2016 | 
   程凯 | 
   国家非遗东至花灯的田野调查报告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 
  
  
   | 95 | 
   2016 | 
   丁希勤 | 
   神话与政治——以东汉以来徽州方仙翁为中心 | 
   论文 | 
   《安徽史学》2016年02期 | 
  
  
   | 96 | 
   2016 | 
   方学森 | 
   晚唐池州诗人张乔三考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 
  
  
   | 97 | 
   2016 | 
   谈家胜 | 
   纷繁与多维:区域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 
   论文 | 
   《地方文化研究》2016年05期 | 
  
  
   | 98 | 
   2016 | 
   纪永贵 | 
   论皖南目连戏与青阳腔滚调的关系 | 
   论文 |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 
  
  
   | 99 | 
   2016 | 
   尹文汉 | 
   中国古代刺血书经之风——兼论九华山海玉和尚血书《华严经》 | 
   论文 | 
   《宗教学研究》2016年01期 | 
  
  
   | 100 | 
   2016 | 
   尹文汉 | 
   中国版画中的地藏图像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 
  
  
   | 101 | 
   2016 | 
   刘雪琪 张龙然 | 
   九华山庙会文化的外宣翻译策略 | 
   论文 |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 
  
  
   | 102 | 
   2016 | 
   宋婷 |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池州傩文化“走出去”译介研究 | 
   论文 |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 
  
  
   | 103 | 
   2016 | 
   苏玫瑰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文化使命与市场意识——以池州青阳腔为例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 
  
  
   | 104 | 
   2016 | 
   苏玫瑰 | 
   文化生态视域下皖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国家非遗池州青阳腔为例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 
  
  
   | 105 | 
   2016 | 
   檀向群 | 
   皖南齐山宦游踪迹考论 | 
   论文 | 
   《科教文汇》2016年06期 | 
  
  
   | 106 | 
   2016 | 
   王平 | 
   明初无名氏杂剧《危太朴衣锦还乡》相关问题考辨 | 
   论文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 
  
  
   | 107 | 
   2016 | 
   魏鸿飞 | 
   抱朴含真:论青阳农民画的民俗文化内涵 | 
   论文 | 
   《铜陵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 
  
  
   | 108 | 
   2016 | 
   徐彬 孙黎莉 | 
   明清徽州家谱的特点及其价值 | 
   论文 | 
   《光明日报》2016年7月16日 | 
  
  
   | 109 | 
   2016 | 
   徐阳 | 
   贵池民歌田野调查与现状分析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 
  
  
   | 110 | 
   2016 | 
   杨春艳 | 
   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商业地产开发探讨 | 
   论文 | 
   《科技经济导刊》2016年13期 | 
  
  
   | 111 | 
   2016 | 
   张邦启 | 
   假面遗珍——池州市博物馆藏清代傩面具艺术赏析 | 
   论文 |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年04期 | 
  
  
   | 112 | 
   2016 | 
   张军占 | 
   九华山庙会保护与开发研究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 
  
  
   | 113 | 
   2016 | 
   张军占 | 
   地方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研究——以九华山大愿文化园为例 | 
   论文 | 
   《科技经济导刊》2016年27期 | 
  
  
   | 114 | 
   2017 | 
   谈家胜 | 
   文化区域·区域文化·皖江文化 ——“皖江文化”的概念及其开放特征辨析 | 
   论文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06期 | 
  
  
   | 115 | 
   2017 | 
   纪永贵 | 
   余姚腔声腔影响论揭破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 
  
  
   | 116 | 
   2017 | 
   纪永贵 | 
   枫树意象的文化象征 | 
   论文 | 
   《阅江学刊》2017年01期 | 
  
  
   | 117 | 
   2017 | 
   程莉 | 
   东至周家家风家训分析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 
  
  
   | 118 | 
   2017 | 
   冯鹤 | 
   皖南古戏台传统图案、图形与色彩研究 | 
   论文 | 
   《巢湖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 
  
  
   | 119 | 
   2017 | 
   冯鹤  台佳 | 
   皖南古戏台类型及建筑装饰艺术研究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 
  
  
   | 120 | 
   2017 | 
   胡惠芳 | 
   新四军对皖江地区会道门及帮会的统战工作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 
  
  
   | 121 | 
   2017 | 
   胡孔发 | 
   论新四军与根据地的医疗卫生事业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 
  
  
   | 122 | 
   2017 | 
   纪洁 | 
   杏花村文化旅游区亲子旅游开发初探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 
  
  
   | 123 | 
   2017 | 
   金晶 | 
   图像背后的张力——晚明环翠堂插图版画刊刻的社会文化动因探析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 
  
  
   | 124 | 
   2017 | 
   金晶 | 
   澄心堂纸的源流及技艺传承考述 | 
   论文 | 
   《艺术品鉴》2017年11期 | 
  
  
   | 125 | 
   2017 | 
   黎俊祥 | 
   新四军第七师沿江团池州抗战述评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 
  
  
   | 126 | 
   2017 | 
   李兴中 | 
   论赵朴初对佛教教义的现代性诠释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 
  
  
   | 127 | 
   2017 | 
   龙润琛 | 
   探讨基于安徽池州傩文化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 
   论文 | 
   《科技展望》2017年12期 | 
  
  
   | 128 | 
   2017 | 
   马勇虎 | 
   《安徽师范大学馆藏千年徽州契约文书集萃》评介 | 
   论文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 
  
  
   | 129 | 
   2017 | 
   马勇虎 | 
   《徽商会馆公所征信录汇编》评介 | 
   论文 | 
   《历史档案》2017年04期 | 
  
  
   | 130 | 
   2017 | 
   马勇虎 李琳琦 | 
   清代祁门县王鼎盛户实征册研究 | 
   论文 | 
   《巢湖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 
  
  
   | 131 | 
   2017 | 
   宋婷 | 
   非遗文化译介传播新探索——以池州傩为例 | 
   论文 | 
   《景德镇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 
  
  
   | 132 | 
   2017 | 
   檀雨桐 | 
   池州傩面具的地域文化特性 | 
   论文 | 
   《戏剧之家》2017年04期 | 
  
  
   | 133 | 
   2017 | 
   王凤娟 | 
   黄梅戏的地域符号空间生产过程探讨 | 
   论文 | 
   《戏剧艺术》2017年03期 | 
  
  
   | 134 | 
   2017 | 
   文静 | 
   景观生态学视阈下的九华山佛教文化旅游管理问题研究 | 
   论文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 
  
  
   | 135 | 
   2017 | 
   杨春艳 程晓丽 | 
   池州市杏花村景区旅游发展探讨——基于资本入驻文化产业的视角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 
  
  
   | 136 | 
   2017 | 
   杨修菊 石松平 | 
   杏花村文化研究的学术审思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 
  
  
   | 137 | 
   2017 | 
   张军占 | 
   池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研究 | 
   论文 | 
   《黄山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 
  
  
   | 138 | 
   2017 | 
   周昊 陆克中 | 
   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开发——以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区为例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 
  
  
   | 139 | 
   2017 | 
   祝亚雯 | 
   全域旅游背景下杏花村文化旅游区旅游开发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 
  
  
   | 140 | 
   2018 | 
   鲍红信 | 
   母教的影响与周学熙济贫慈善行为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 
  
  
   | 141 | 
   2018 | 
   鲍红信 | 
   母教的影响与周学熙济贫慈善行为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 
  
  
   | 142 | 
   2018 | 
   高扬 |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旅游外宣翻译失误及校改策略——基于池州杏花村调研 | 
   论文 |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06期 | 
  
  
   | 143 | 
   2018 | 
   纪永贵 | 
   贵池杏花村文献述要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 
  
  
   | 144 | 
   2018 | 
   谈家胜 金晶 | 
   贵池杏花村的历史及其文化内涵探究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 
  
  
   | 145 | 
   2018 | 
   李慧芳 谈家胜 | 
   明清时期徽州地区自然灾害与民间神灵信仰 | 
   论文 | 
   《黄山学院学报》2018年04期 | 
  
  
   | 146 | 
   2018 | 
   关欣 徐彬 | 
   《新安大族志》之成就与影响 | 
   论文 | 
   《寻根》2018年02期 | 
  
  
   | 147 | 
   2018 | 
   加依娜西 | 
   分析池州市傩戏特色小镇的开发模式 | 
   论文 | 
   《智库时代》2018年44期 | 
  
  
   | 148 | 
   2018 | 
   加依娜西张娟 | 
   安徽黄梅戏文化的创意开发 | 
   论文 | 
   《现代交际》2018年23期 | 
  
  
   | 149 | 
   2018 | 
   黎俊祥 孙小昌 | 
   晚清时期皖南地区灾荒的历史考察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8年05期 | 
  
  
   | 150 | 
   2018 | 
   李俊明 | 
   九华山庙会民俗体育文化研究 | 
   论文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8年04期 | 
  
  
   | 151 | 
   2018 | 
   林国霞 | 
   池州宗族傩面具的造型分析研究 | 
   论文 | 
   《景德镇学院学报》2018年03期 | 
  
  
   | 152 | 
   2018 | 
   马勇虎 | 
   始迁祖历史形象的建构与塑造——以徽州程氏家族始迁祖程元谭为例 | 
   论文 | 
   《徽学》2018年01期 | 
  
  
   | 153 | 
   2018 | 
   马勇虎 李琳琦 | 
   晚清乡村秀才的多重角色与多样收入——清光绪年间徽州乡村秀才胡廷卿收支账簿研究 | 
   论文 | 
   《安徽史学》 2018年03期 | 
  
  
   | 154 | 
   2018 | 
   梅琳 李晓保 | 
   例谈池州主要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的规范化 | 
   论文 | 
   《文教资料》2018年29期 | 
  
  
   | 155 | 
   2018 | 
   唐静 | 
   九华山佛教法事音乐的发源与价值分析 | 
   论文 | 
   《宜春学院学报》2018年08期 | 
  
  
   | 156 | 
   2018 | 
   王海彬 | 
   皖南民俗体育发展研究——以池州区域舞龙习俗为研究对象 | 
   论文 |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3期 | 
  
  
   | 157 | 
   2018 | 
   文静 | 
   九华山佛教法事音乐的发源与价值分析 | 
   论文 | 
   《宜春学院学报》2018年06期 | 
  
  
   | 158 | 
   2018 | 
   袁空军 吴加弘 | 
   贵池傩的文化人类学分析 | 
   论文 | 
   《黄山学院学报》2018年02期 | 
  
  
   | 159 | 
   2018 | 
   张邦启 | 
   池州传统村落文化探析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 
  
  
   | 160 | 
   2018 | 
   张军占 | 
   环砂目连戏的当代价值与发展路径 | 
   论文 | 
   《人文天下》2018年03期 | 
  
  
   | 161 | 
   2018 | 
   郑玲 姚树颍 | 
   文化地理视域下晚唐池州诗风探析 | 
   论文 |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1期 | 
  
  
   | 162 | 
   2019 | 
   纪永贵 | 
   明代青阳腔“滚调”十论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9年01期 | 
  
  
   | 163 | 
   2019 | 
   谈家胜 | 
   皖江区域文化研究述论 | 
   论文 | 
   《安徽史学》2019年04期 | 
  
  
   | 164 | 
   2019 | 
   江慧萍 谈家胜 | 
   明清徽州溺婴陋习探析 | 
   论文 | 
   《黄山学院学报》2019年01期 | 
  
  
   | 165 | 
   2019 | 
   鲍红信 | 
   比较视域下的池州傩舞及其特点 | 
   论文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9年01期 | 
  
  
   | 166 | 
   2019 | 
   胡惠芳 | 
   皖江抗日根据地的廉政建设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 
  
  
   | 167 | 
   2019 | 
   黎俊祥 孙小昌 | 
   晚清时期皖南地区灾荒的历史考察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9年05期 | 
  
  
   | 168 | 
   2019 | 
   程凯 | 
   太平灯文化内涵解读与传承困境分析 | 
   论文 | 
   《铜陵学院学报》2019年01期 | 
  
  
   | 169 | 
   2019 | 
   金晶 | 
   雅致之外的追逐——由环翠堂稀见刻书揆度汪廷讷的矛盾人生 | 
   论文 | 
   《黄山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 
  
  
   | 170 | 
   2019 | 
   刘德群 | 
   影视动画对传统戏曲的艺术表现——兼论池州傩的动画化 | 
   论文 | 
   《济宁学院学报》2019年03期 | 
  
  
   | 171 | 
   2019 | 
   李珵 | 
   舞蹈生态学视阈下贵池傩舞形态探究 | 
   论文 | 
   《戏剧之家》2019年21期 | 
  
  
   | 172 | 
   2019 | 
   刘自圣 黄国萍 | 
   罗城民歌文化的高校传承与发展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 
  
  
   | 173 | 
   2019 | 
   王韵 朱晶 | 
   池州罗城民歌的分类及其音乐特征研究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 
  
  
   | 174 | 
   2019 | 
   路广宏 | 
   池州罗城民歌传承人演唱特点分析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9年03期 | 
  
  
   | 175 | 
   2019 | 
   文静 | 
   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及旅游开发价值 | 
   论文 | 
   《长沙大学学报》2019年03期 | 
  
  
   | 176 | 
   2019 | 
   文静 | 
   池州市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式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 
   论文 | 
   《河北企业》2019年06期 | 
  
  
   | 177 | 
   2019 | 
   吴丽莹 余义兵 | 
   池州旅游文化外宣英译现状及对策研究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 
  
  
   | 178 | 
   2019 | 
   潘珍珍 | 
   产业化大趋势下青阳农民画发展新路径 | 
   论文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01期 | 
  
  
   | 179 | 
   2019 | 
   潘珍珍 | 
   徽文化视角下青阳农民画的民俗内涵研究 | 
   论文 |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04期 | 
  
  
   | 180 | 
   2019 | 
   马晨晨 | 
   新媒体时代徽州刺绣工艺特色及传承研究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 
  
  
   | 181 | 
   2019 | 
   王海彬 王小琴 | 
   安徽东至木塔平安草龙灯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 
   论文 | 
   《宿州学院学报》2019年01期 | 
  
  
   | 182 | 
   2019 | 
   苏玫瑰 | 
   城市品牌提升视角下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研究 ——以池州杏花村文化资源为例 | 
   论文 | 
   《铜陵学院学报》2019年06期 | 
  
  
   | 183 | 
   2019 | 
   阚宇森 加依娜西 | 
   谈杏花村“人生八雅”主题APP开发 | 
   论文 | 
   《旅游纵览》2019年08期 | 
  
  
   | 184 | 
   2019 | 
   董中印 | 
   新媒体和档案文献编纂的交互影响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9年04期 | 
  
  
   | 185 | 
   2019 | 
   曹红敏 袁空军  | 
   徽州民俗体育的文化学阐释——以徽州庙会为视角 | 
   论文 | 
   《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汇编》 | 
  
  
   | 186 | 
   2019 | 
   许政 | 
   “道器并重”:青阳生漆夹纻技艺的当代传承 | 
   论文 | 
   《区域治理》2019年3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