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专兼职研究人员地方文化研究成果 |
序号 |
年度 |
作者 |
成果名 |
成果形式 |
发表刊物/出版社及时间 |
1 |
2008 |
程莉 |
周学熙资本企业家庭式管理之利弊分析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08年6期 |
2 |
2011 |
谈家胜 |
宗族社会与地域文明——以安徽贵池南山刘氏宗族为例 |
论文 |
《东南文化》2011年3期 |
3 |
2011 |
谈家胜 |
安徽贵池南山刘氏宗族的文化贡献考察——兼论宗族社会与文化史的关联 |
论文 |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
4 |
2011 |
谈家胜 |
《绩溪南关惇叙堂宗谱》的文献特色及其价值——兼论晚清时期徽州族谱体例与内容的嬗变 |
论文 |
《黄山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
5 |
2011 |
丁希勤 |
徽州灵顺庙与东南民间信仰 |
论文 |
《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2期 |
6 |
2011 |
丁希勤 |
安徽贵池傩戏剧本的宗教文化思想探微 |
论文 |
《安徽史学》2011年第4期 |
7 |
2011 |
纪永贵 刘自圣 |
青阳腔研究的困境与难题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
8 |
2011 |
林国霞 |
青阳腔脸谱的艺术特征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
9 |
2011 |
路广宏 |
池州青阳腔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
10 |
2011 |
谭甲文 |
方文的宣城之游与其诗风的转变——兼论嵞山体与宣城体的关系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
11 |
2011 |
谭甲文 |
明池州状元黄观“三元”辨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
12 |
2011 |
檀向群 |
齐山摩崖石刻及其文化内涵初探 |
论文 |
《兰台世界》2011年第19期 |
13 |
2011 |
汪孔德 |
九华山佛教档案保管概述 |
论文 |
《云南档案》2011年第8期 |
14 |
2011 |
尹文汉 |
南华一代中兴祖 五叶流芳万古扬——虚云和尚中兴禅宗的重大贡献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
15 |
2011 |
章建文 |
方文的宣城之游与其诗风的转变——兼论嵞山体与宣城体的关系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
16 |
2011 |
祝中侠 |
关于青阳腔研究的整体审思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
17 |
2011 |
祝中侠 |
简论青阳腔的兴衰流变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
18 |
2012 |
谈家胜 |
近二十年徽州家谱文献研究的学术审思 |
论文 |
《徽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 |
19 |
2012 |
谈家胜 张邦启 |
传统宗族社会与地域文化——以安徽贵池族傩文化的物质载体为视角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
20 |
2012 |
阳光宁 |
池州书院数量考遗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
21 |
2012 |
尹文汉 |
生活禅与吃茶去:从南泉、赵州到新罗道允 |
论文 |
《中国茶叶加工》2012年第4期 |
22 |
2012 |
尹文汉 向叶平 |
论地藏经典中的地藏图像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
23 |
2012 |
陈淑萍 |
安徽石台丁香话音系 |
论文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
24 |
2012 |
陈淑萍 |
安徽贵池方言中的虚词“着”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
25 |
2012 |
陈淑萍 |
安徽贵池方言否定词“可” |
论文 |
《宿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9期 |
26 |
2012 |
丁希勤 |
皖南《目连戏》的宗教思想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
27 |
2012 |
丁希勤 |
明清晋商与徽商兴起的原因及其商业伦理 |
论文 |
《船山学刊》2012年第3期 |
28 |
2012 |
方向 |
贵池傩戏道具民俗内涵研究 |
论文 |
《赤峰学院学报》2012年第11期 |
29 |
2012 |
焦得水 |
金地藏“菩萨钩锁”考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
30 |
2012 |
孙莉 |
皖南民俗文化的媒介传播方式——以池州傩戏为例 |
论文 |
《东南传播》2012年第12期 |
31 |
2012 |
张总 |
九华地藏信仰起源之佛典“钩锁骨鸣”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
32 |
2012 |
章建文 |
明末清初皖江作家活动年表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
33 |
2013 |
谈家胜 |
贵池傩戏对宗族社会的反哺作用探析 |
论文 |
《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
34 |
2013 |
谈家胜 |
皖江地区非遗文化与宗族社会—以安徽贵池族傩文化的物质载体为视角 |
论文 |
《池州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
35 |
2013 |
谈家胜 |
东至南溪古寨的历史及其文化遗产 |
论文 |
《池州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
36 |
2013 |
尹文汉 |
生活禅与吃茶去:从南泉、赵州到新罗道允 |
论文 |
《茶叶通讯》2013年第1期 |
37 |
2013 |
尹文汉 |
九华山华严弘传论略 |
论文 |
《九华山佛教》,2013年夏季号 |
38 |
2013 |
尹文汉 |
九华山禅宗杂谈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
39 |
2013 |
尹文汉 向叶平 |
唐宋时期九华山高僧考论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
40 |
2013 |
章建文 |
吴应箕的应酬诗与明末文学生态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
41 |
2013 |
章建文 |
施闰章佚文佚诗新辑 |
论文 |
《古籍研究》,2013年第2期 |
42 |
2013 |
曹红敏 |
武术·傩舞·鼓文化 |
论文 |
《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年第3期 |
43 |
2013 |
丁士虎 刘增库 |
读《楼山堂集》献疑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
44 |
2013 |
丁希勤 |
唐宋汪华的神话故事与徽州社会变迁——以《新安忠烈庙神纪实》为中心 |
论文 |
《安徽史学》,2013第3期 |
45 |
2013 |
董中印 |
网络时代九华山佛教档案文献编纂利用优势 |
论文 |
《青春岁月》,2013年第23期 |
46 |
2013 |
方向 |
贵池傩戏道具民俗内涵研究 |
论文 |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
47 |
2013 |
方雪松 |
青阳农民画艺术发展史论略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
48 |
2013 |
焦得水 |
九华山近现代高僧传略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
49 |
2013 |
金龙 |
池州傩面具艺术传承方式探讨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
50 |
2013 |
龙润琛 |
池州傩文化特色数字资源建设与利用研究 |
论文 |
《情报探索》2013年第4期 |
51 |
2013 |
路广宏 林国霞 |
池州青阳腔音乐留存调查与研究 |
论文 |
《黄河之声》,2013年第20期 |
52 |
2013 |
朱坤 |
九华山金地藏考略 |
论文 |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
53 |
2014 |
谈家胜 李铁范 |
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下的地方文化建设——池州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散议 |
论文 |
《池州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
54 |
2014 |
谈家胜 杨修菊 |
东至南溪古寨的历史及其文化遗产探究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 |
55 |
2014 |
纪永贵 |
论杏花村意象的文化内涵 |
论文 |
《阅江学刊》,2014年第1期 |
56 |
2014 |
纪永贵 |
杏花村文学遗产研究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
57 |
2014 |
孔华 |
东至花灯的历史起源和文化内涵探析 |
论文 |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
58 |
2014 |
谈家胜 |
安徽贵池族傩文化的物质载体巡视——兼论传统宗族社会与地域文化之关联 |
论文 |
《秀山门》,2014第2期 |
59 |
2014 |
尹文汉 |
救度众生与执掌幽冥——韩国地藏菩萨图像学研究 |
论文 |
《世界宗教研究》,2014年第2期 |
60 |
2014 |
曹红敏 |
傩与武术的文化对比 |
论文 |
《长春大学学报》,2014年第12期 |
61 |
2014 |
曹红敏 |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 |
论文 |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
62 |
2014 |
丁希勤 |
唐宋以来广德祠山大帝神话故事考 |
论文 |
《宗教学研究》,2014第2期 |
63 |
2014 |
丁希勤 |
贵池土主昭明太子信仰 |
论文 |
《秀山门》,2014第2期 |
64 |
2014 |
胡程 |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杏花村文化品牌研究 |
论文 |
《宿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 年第5期 |
65 |
2014 |
唐静 |
论九华山佛教音乐艺术之美 |
论文 |
《黄河之声》, 2014年第2期 |
66 |
2014 |
王凤娟 |
神话原型批评视野下的黄梅戏《天仙配》 |
论文 |
《四川戏剧》,2014年第10期 |
67 |
2014 |
王凤娟 |
非遗保护理念与民间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
论文 |
《西部学刊》,2014年第3期 |
68 |
2014 |
辛思洁 |
九华山庙会音乐探析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
69 |
2014 |
元晓华 曹红敏 |
武术与巫傩的渊源关系 |
论文 |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
70 |
2014 |
朱坤 |
民俗视野下的目连戏 |
论文 |
《戏剧之家》, 2014年第1期 |
71 |
2014 |
祝中侠 |
徽商与戏曲文化的传播——以徽商对青阳腔形成及流播的影响为例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
72 |
2015 |
谈家胜 |
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下的地方文化建设——池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散议 |
论文 |
《皖江文化与创新发展——“第六届皖江地区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选编》 |
73 |
2015 |
尹文汉 |
王船山与方以智的交往——兼及船山相关诗作之分析 |
论文 |
《船山学刊》2015年06期 |
74 |
2015 |
尹文汉 张总 |
九华山“地藏三尊”图像的形成 |
论文 |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5年第4期 |
75 |
2015 |
曹红敏 胡惠芳 |
徽州武术与徽州傩的共性及融合展望 |
论文 |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
76 |
2015 |
丁希勤 |
唐宋徽州程灵洗的神话故事考 |
论文 |
《安徽史学》,2015年第2期 |
77 |
2015 |
丁希勤 |
南宋初年张抃信仰考 |
论文 |
《宗教学研究》2015年03期 |
78 |
2015 |
纪永贵 |
“红杏出墙”意象考释——再论古典文学中“墙喻”的阻隔功能 |
论文 |
《阅江学刊》,2015年第1期 |
79 |
2015 |
黎俊祥 |
“红顶商人”胡雪岩研究综述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
80 |
2015 |
黎俊祥 |
抗日战争时期池州正面战场述论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
81 |
2015 |
马勇虎 |
近代徽商土布经营实态研究——以祥泰布号为中心的考察 |
论文 |
《黄山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
82 |
2015 |
潘珍珍 |
池州傩戏面具装饰特征 |
论文 |
《西北美术》,2015年第3期 |
83 |
2015 |
苏玫瑰 |
文化生态视域下池州青阳腔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
论文 |
《黄河之声》2015年23期 |
84 |
2015 |
檀向群 |
齐山名源考辨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
85 |
2015 |
檀雨桐 |
池州傩面具的制作工艺与美学特征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
86 |
2015 |
杨修菊 |
池州饮食习俗探究 |
论文 |
《农业考古》2015年06期 |
87 |
2015 |
徐彬 |
徽州家谱中的清代涉墓诉讼论略 |
论文 |
《安徽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
88 |
2015 |
余维君 许建春 |
安徽九华山寺庙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探析 |
论文 |
《赤峰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
89 |
2015 |
章建文 |
云龙社考论 |
论文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
90 |
2015 |
章建文 |
施闰章与桐城文人交游考 |
论文 |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
91 |
2015 |
祝中侠 |
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乡土历史教材——《池州抗战史稿》解读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
92 |
2016 |
纪永贵 |
论“弋阳诸腔”与“青阳诸腔” |
论文 |
《民族艺术》2016年03期 |
93 |
2016 |
鲍红信 |
池州傩舞的现实处境与未来愿景——兼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
94 |
2016 |
程凯 |
国家非遗东至花灯的田野调查报告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
95 |
2016 |
丁希勤 |
神话与政治——以东汉以来徽州方仙翁为中心 |
论文 |
《安徽史学》2016年02期 |
96 |
2016 |
方学森 |
晚唐池州诗人张乔三考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
97 |
2016 |
谈家胜 |
纷繁与多维:区域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
论文 |
《地方文化研究》2016年05期 |
98 |
2016 |
纪永贵 |
论皖南目连戏与青阳腔滚调的关系 |
论文 |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
99 |
2016 |
尹文汉 |
中国古代刺血书经之风——兼论九华山海玉和尚血书《华严经》 |
论文 |
《宗教学研究》2016年01期 |
100 |
2016 |
尹文汉 |
中国版画中的地藏图像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
101 |
2016 |
刘雪琪 张龙然 |
九华山庙会文化的外宣翻译策略 |
论文 |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
102 |
2016 |
宋婷 |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池州傩文化“走出去”译介研究 |
论文 |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
103 |
2016 |
苏玫瑰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文化使命与市场意识——以池州青阳腔为例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
104 |
2016 |
苏玫瑰 |
文化生态视域下皖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国家非遗池州青阳腔为例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
105 |
2016 |
檀向群 |
皖南齐山宦游踪迹考论 |
论文 |
《科教文汇》2016年06期 |
106 |
2016 |
王平 |
明初无名氏杂剧《危太朴衣锦还乡》相关问题考辨 |
论文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
107 |
2016 |
魏鸿飞 |
抱朴含真:论青阳农民画的民俗文化内涵 |
论文 |
《铜陵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
108 |
2016 |
徐彬 孙黎莉 |
明清徽州家谱的特点及其价值 |
论文 |
《光明日报》2016年7月16日 |
109 |
2016 |
徐阳 |
贵池民歌田野调查与现状分析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
110 |
2016 |
杨春艳 |
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商业地产开发探讨 |
论文 |
《科技经济导刊》2016年13期 |
111 |
2016 |
张邦启 |
假面遗珍——池州市博物馆藏清代傩面具艺术赏析 |
论文 |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年04期 |
112 |
2016 |
张军占 |
九华山庙会保护与开发研究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
113 |
2016 |
张军占 |
地方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研究——以九华山大愿文化园为例 |
论文 |
《科技经济导刊》2016年27期 |
114 |
2017 |
谈家胜 |
文化区域·区域文化·皖江文化 ——“皖江文化”的概念及其开放特征辨析 |
论文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06期 |
115 |
2017 |
纪永贵 |
余姚腔声腔影响论揭破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
116 |
2017 |
纪永贵 |
枫树意象的文化象征 |
论文 |
《阅江学刊》2017年01期 |
117 |
2017 |
程莉 |
东至周家家风家训分析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
118 |
2017 |
冯鹤 |
皖南古戏台传统图案、图形与色彩研究 |
论文 |
《巢湖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
119 |
2017 |
冯鹤 台佳 |
皖南古戏台类型及建筑装饰艺术研究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
120 |
2017 |
胡惠芳 |
新四军对皖江地区会道门及帮会的统战工作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
121 |
2017 |
胡孔发 |
论新四军与根据地的医疗卫生事业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
122 |
2017 |
纪洁 |
杏花村文化旅游区亲子旅游开发初探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
123 |
2017 |
金晶 |
图像背后的张力——晚明环翠堂插图版画刊刻的社会文化动因探析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
124 |
2017 |
金晶 |
澄心堂纸的源流及技艺传承考述 |
论文 |
《艺术品鉴》2017年11期 |
125 |
2017 |
黎俊祥 |
新四军第七师沿江团池州抗战述评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
126 |
2017 |
李兴中 |
论赵朴初对佛教教义的现代性诠释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
127 |
2017 |
龙润琛 |
探讨基于安徽池州傩文化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
论文 |
《科技展望》2017年12期 |
128 |
2017 |
马勇虎 |
《安徽师范大学馆藏千年徽州契约文书集萃》评介 |
论文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
129 |
2017 |
马勇虎 |
《徽商会馆公所征信录汇编》评介 |
论文 |
《历史档案》2017年04期 |
130 |
2017 |
马勇虎 李琳琦 |
清代祁门县王鼎盛户实征册研究 |
论文 |
《巢湖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
131 |
2017 |
宋婷 |
非遗文化译介传播新探索——以池州傩为例 |
论文 |
《景德镇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
132 |
2017 |
檀雨桐 |
池州傩面具的地域文化特性 |
论文 |
《戏剧之家》2017年04期 |
133 |
2017 |
王凤娟 |
黄梅戏的地域符号空间生产过程探讨 |
论文 |
《戏剧艺术》2017年03期 |
134 |
2017 |
文静 |
景观生态学视阈下的九华山佛教文化旅游管理问题研究 |
论文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
135 |
2017 |
杨春艳 程晓丽 |
池州市杏花村景区旅游发展探讨——基于资本入驻文化产业的视角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
136 |
2017 |
杨修菊 石松平 |
杏花村文化研究的学术审思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
137 |
2017 |
张军占 |
池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研究 |
论文 |
《黄山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
138 |
2017 |
周昊 陆克中 |
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开发——以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区为例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
139 |
2017 |
祝亚雯 |
全域旅游背景下杏花村文化旅游区旅游开发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
140 |
2018 |
鲍红信 |
母教的影响与周学熙济贫慈善行为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
141 |
2018 |
鲍红信 |
母教的影响与周学熙济贫慈善行为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
142 |
2018 |
高扬 |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旅游外宣翻译失误及校改策略——基于池州杏花村调研 |
论文 |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06期 |
143 |
2018 |
纪永贵 |
贵池杏花村文献述要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
144 |
2018 |
谈家胜 金晶 |
贵池杏花村的历史及其文化内涵探究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
145 |
2018 |
李慧芳 谈家胜 |
明清时期徽州地区自然灾害与民间神灵信仰 |
论文 |
《黄山学院学报》2018年04期 |
146 |
2018 |
关欣 徐彬 |
《新安大族志》之成就与影响 |
论文 |
《寻根》2018年02期 |
147 |
2018 |
加依娜西 |
分析池州市傩戏特色小镇的开发模式 |
论文 |
《智库时代》2018年44期 |
148 |
2018 |
加依娜西张娟 |
安徽黄梅戏文化的创意开发 |
论文 |
《现代交际》2018年23期 |
149 |
2018 |
黎俊祥 孙小昌 |
晚清时期皖南地区灾荒的历史考察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8年05期 |
150 |
2018 |
李俊明 |
九华山庙会民俗体育文化研究 |
论文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8年04期 |
151 |
2018 |
林国霞 |
池州宗族傩面具的造型分析研究 |
论文 |
《景德镇学院学报》2018年03期 |
152 |
2018 |
马勇虎 |
始迁祖历史形象的建构与塑造——以徽州程氏家族始迁祖程元谭为例 |
论文 |
《徽学》2018年01期 |
153 |
2018 |
马勇虎 李琳琦 |
晚清乡村秀才的多重角色与多样收入——清光绪年间徽州乡村秀才胡廷卿收支账簿研究 |
论文 |
《安徽史学》 2018年03期 |
154 |
2018 |
梅琳 李晓保 |
例谈池州主要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的规范化 |
论文 |
《文教资料》2018年29期 |
155 |
2018 |
唐静 |
九华山佛教法事音乐的发源与价值分析 |
论文 |
《宜春学院学报》2018年08期 |
156 |
2018 |
王海彬 |
皖南民俗体育发展研究——以池州区域舞龙习俗为研究对象 |
论文 |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3期 |
157 |
2018 |
文静 |
九华山佛教法事音乐的发源与价值分析 |
论文 |
《宜春学院学报》2018年06期 |
158 |
2018 |
袁空军 吴加弘 |
贵池傩的文化人类学分析 |
论文 |
《黄山学院学报》2018年02期 |
159 |
2018 |
张邦启 |
池州传统村落文化探析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
160 |
2018 |
张军占 |
环砂目连戏的当代价值与发展路径 |
论文 |
《人文天下》2018年03期 |
161 |
2018 |
郑玲 姚树颍 |
文化地理视域下晚唐池州诗风探析 |
论文 |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1期 |
162 |
2019 |
纪永贵 |
明代青阳腔“滚调”十论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9年01期 |
163 |
2019 |
谈家胜 |
皖江区域文化研究述论 |
论文 |
《安徽史学》2019年04期 |
164 |
2019 |
江慧萍 谈家胜 |
明清徽州溺婴陋习探析 |
论文 |
《黄山学院学报》2019年01期 |
165 |
2019 |
鲍红信 |
比较视域下的池州傩舞及其特点 |
论文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9年01期 |
166 |
2019 |
胡惠芳 |
皖江抗日根据地的廉政建设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
167 |
2019 |
黎俊祥 孙小昌 |
晚清时期皖南地区灾荒的历史考察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9年05期 |
168 |
2019 |
程凯 |
太平灯文化内涵解读与传承困境分析 |
论文 |
《铜陵学院学报》2019年01期 |
169 |
2019 |
金晶 |
雅致之外的追逐——由环翠堂稀见刻书揆度汪廷讷的矛盾人生 |
论文 |
《黄山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
170 |
2019 |
刘德群 |
影视动画对传统戏曲的艺术表现——兼论池州傩的动画化 |
论文 |
《济宁学院学报》2019年03期 |
171 |
2019 |
李珵 |
舞蹈生态学视阈下贵池傩舞形态探究 |
论文 |
《戏剧之家》2019年21期 |
172 |
2019 |
刘自圣 黄国萍 |
罗城民歌文化的高校传承与发展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
173 |
2019 |
王韵 朱晶 |
池州罗城民歌的分类及其音乐特征研究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
174 |
2019 |
路广宏 |
池州罗城民歌传承人演唱特点分析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9年03期 |
175 |
2019 |
文静 |
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及旅游开发价值 |
论文 |
《长沙大学学报》2019年03期 |
176 |
2019 |
文静 |
池州市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式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
论文 |
《河北企业》2019年06期 |
177 |
2019 |
吴丽莹 余义兵 |
池州旅游文化外宣英译现状及对策研究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
178 |
2019 |
潘珍珍 |
产业化大趋势下青阳农民画发展新路径 |
论文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01期 |
179 |
2019 |
潘珍珍 |
徽文化视角下青阳农民画的民俗内涵研究 |
论文 |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04期 |
180 |
2019 |
马晨晨 |
新媒体时代徽州刺绣工艺特色及传承研究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
181 |
2019 |
王海彬 王小琴 |
安徽东至木塔平安草龙灯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
论文 |
《宿州学院学报》2019年01期 |
182 |
2019 |
苏玫瑰 |
城市品牌提升视角下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研究 ——以池州杏花村文化资源为例 |
论文 |
《铜陵学院学报》2019年06期 |
183 |
2019 |
阚宇森 加依娜西 |
谈杏花村“人生八雅”主题APP开发 |
论文 |
《旅游纵览》2019年08期 |
184 |
2019 |
董中印 |
新媒体和档案文献编纂的交互影响 |
论文 |
《池州学院学报》2019年04期 |
185 |
2019 |
曹红敏 袁空军 |
徽州民俗体育的文化学阐释——以徽州庙会为视角 |
论文 |
《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汇编》 |
186 |
2019 |
许政 |
“道器并重”:青阳生漆夹纻技艺的当代传承 |
论文 |
《区域治理》2019年38期 |